SUMIF()函数
-
功能解析
SUMIF为条件求和函数,对指定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值求和。
如对B列中大于50的数值求和,则使用函数=SUMIF(B2:B10,”>50”),但如果是这样一张表,A列为产品名称,B列为销售金额,现要计算出产品为“键盘”的销售总额是多少?公式则应该是=SUMIF(A2:A100,”键盘”,B2:B100),也就是说SUMIF函数,可以将条件应用于某个单元格区域,但却对另一个单元格区域中的对应值求和。
在该例中SUMIF函数首先在A列中去匹配与给定条件“键盘”相符合的项目,即图中只有A4、A10单元格符合,然后再将对应B列中的数据求和,即图中B4、B10相加,计算结果为44。
-
语法格式
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
参数说明:
range 必填参数,为用于条件判定的区域,即前例中的A列产品区,也就是说,将在A列中计算出哪些符合给定的条件。
criteria 必填参数,用于确定哪些单元格求和的条件,简单点,就是我们指定的条件。前例中的“键盘”即为条件。
[sum_range] 选填参数,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即前例中的B列金额区,如果省略该参数,表示条件判定区即为求和区。
注意事项:
-
任何文本条件或任何含有逻辑或数学符号的条件都必须使用双引号””(一定注意英文状态下的)引起来。 如果条件为数字,则无需使用双引号。如,”>50”、”键盘”、100、B5等。
-
criteria 参数可以使用通配符(包括问号 (?) 和星号 (*))。 问号匹配任意单个字符;星号匹配任意一串字符。 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请在该字符前键入波形符 (~)。
-
案例演示
销售记录表中,记录了各业务员产品的销售情况,汇总统计表中需要统计出各产品销售总额,在统计表H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3:$B$14,G3,$E$3:$E$14),向下填充即统计出各产品的销售总额。
SUMIF($B$3:$B$14,G3,$E$3:$E$14) 你能解读这个公式吗?
表亲!在记录表B列中计算出哪些符合给定条件G3 (彩电),然后再将对应的E列中的金额求和,即求得彩电对应的各金额相加。
为什么前后区域要用绝对引用?
公式要进行填充,依次计算出各产品对应的销售金额,计算的条件区域与求和区域始终在对应的产品区和金额区,所以必须绝对引用将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