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关混合颜色带的photoshop教学
我们用的工具就是“混合颜色带”,英文为“Blend If”,这个技巧我最早是在《Professional Photoshop 6: the Classic Guide to Color Correction》(中文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圣典”)书中学得。作者用这个工具来调整色差,删除色偏。后来我发现这个功能在人像修图中也被广泛地利用。文字叙述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其实原理很简单。
就像我上上篇推送说的,photoshop是一项选择的艺术,这个工具的功能也是“选择”。我用几张图来解释一下这个非常实用的功能的原理是什么吧。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新的文档,背景图层上创建一个黑白渐变。
在背景图层上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画一个黑白渐变矩形。
这时候我们双击这个矩形图层,会得到图层样式菜单,我们要用到的工具就在下面的混合颜色带。
我们有两条混合颜色带,本图层和下一图层。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我们双击了哪个图层,显示的就是那个图层的图层样式,不管我们怎么操作,影响的只有那个图层,对其他图层是没有效果的。
混合颜色带是一条从黑到白的色带,色带下方有两个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又可以分割为两个小直角三角形。
在本图层这个色带中,两个三角形之间的是这个图层显示的色彩亮度范围。
比如我将左边的三角形往右拖,那么这个图层的暗部就会消失。
同理如果把右边的三角形往左拖,这个图层的亮部就会消失。
如果我按住alt/option键,将某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的话。
注意在一端的小三角形代表的部分完全消失,而从这一部分到另一个小三角形之间逐渐消失,透明度从0%-100%。这样的好处是什么?真实处理起图像的时候显得自然。
而下一图层这一条色带仍然是影响本图层的可见性,只不过是基于下一图层的明暗分布而决定的。所以当我移动下一图层的左边的三角形时,本图层处于背景图层暗部的部分就会消失。
反之亦然。
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实现很多很多的目的。由于混合颜色带是基于明暗度而选择,且有着平滑过渡的功能,所以在处理起图像的过程中选区显得非常自然,是一项很实用的“选区”工具。
讲完了原理,我们来看看这个功能在处理风光照片中的应用。
我们看到山上部分层次感比较强烈,但是天空部分职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天空,云的细节几乎没有了。这时候我们在背景图层上新建一个图层。
选择画笔工具(快捷键B),按住alt/option点击天空部分取色。进入拾色器,调整刚才我们得到的天空颜色。我将它的饱和度增加,亮度降低。
H:Hue 色相
S:Saturation 饱和度
B:Brightness 亮度
调整画笔的流量,软度,大小,在天空部分画满。
你可以随时改变你画笔的颜色让其不是很单调。
这时候我们需要改变该图层的混合颜色带。
由于云比天空要亮,所以当我们把右边的滑块往左移动时,背景图层云的部分首先消失了。
这时候按住alt/option将滑块分割,拖动,得到效果如下。
这时候天空的细节被完全呈现了出来。而且由于选区已经是天空部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画笔再次调整天空而不用担心会丢失细节。
同理,如果我们需要改变暗部的细节,我们也可以在画上我们喜欢的颜色之后,调整左边的滑块。
最后的效果如下,我们给海面铺上了一层夕阳的橘红色。
那天海上的夕阳真的很美…
以此类推,在对图层应用了混合色彩带之后,我们可以对背景中的某一区域进行平滑的、自然的处理,从得到细节到增加色彩,又或者是调整色差,都可以利用这项功能。在人像摄影作品中,用混合色彩带还可以对皮肤的颜色进行处理,也可以让皮肤高光阴影部分对比度更加强烈,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对图片的高光/阴影的部分进行调整。
希望看了这篇推送之后,你对混合颜色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如何灵活地运用它,让你的照片更加迷人,就看你了。以后我也许还会再写一篇混合颜色带的进阶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