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来学习素材网 > 其它资料 > 人文社会

北京大学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 全4讲 陆俭明 视频教程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21


一、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
学习外语语法重要的不是学习语法理念知识,而是熟读和背诵大量的文本、课文和课外阅读。
学到一定的阶段,达到一定的程度,再学习一些系统的语法知识,才能真正大会雨大知识的作用,使学习者如虎添翼。

二、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
初级阶段不易过分强调语法教学,更不能直接给学习者大讲语法知识。
初级阶段(特别是一年级阶段),对学习者的语法偏误不能斤斤计较有错必改,以免挫败学习者的积极性。要尽量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多说、多写。
并不是完全不管,而是要管得恰到好处,要能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要管得合适,为高年级的语法教学做必要的准备。
原则:
1.随机教学
到一定阶段再适当进行带总结的又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基础的语法教学。
2.点拨式讲解
通过讲解练习或中文中出现的偏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能“倾盆大雨”式的讲解
“比”字句中的程度副词:在形容词前面,只能加“更”或“还”,不能加“很、挺、十分、非常”;形容词后面只能加“多”,不能加“极了、很、不得了”
3.只就语法点讲解

选择语法点要考虑:
一、汉语本身(哪些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法要素)
二、汉语跟学习者的母语语法上的异同,哪些差异特别影响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差异都需要大讲特讲。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语法偏误都有哪些
例如,了着过的用法(着重讲)
定语的位置,汉语定语在前面,其他语言有的在前有的在后,这些虽然不一样,只要稍加指点,学生并不难掌握。(不需要着重讲)
疑问句的用法要会讲 是,他不是教授
疑问句里的零碎,他在四川大学上学不是吗?把字句,兼语句,存现句,同一句式的比较(他自己的照片,他的照片)每种句式使用的语义背景要找到 弟弟把我的杯子打破了 我的杯子被弟弟打破了 我的杯子弟弟打破了 弟弟打破了我的杯子
汉语的一些固定格式(哪里哪里)
整体表示什么意义,什么场合用(固定格式的讲解)
最常用的名词量词,有理据的,先体会一下,不用讲太深真要解决这个量词问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背诵、增强语感。

存在句:
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
NPL+V+着+NP
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放着鲜花


存在句的分析:
句法上:主/状—谓-宾
语义上:处所-动作-施事/受事


“坐”的施事“主席团”怎么可能是宾语?怎么跑到动词后面去了?
“放、挂、贴”的施事怎么不出现?
处所成分头上为什么不用“在”这个介词?


宾语的语义角色不一样,整个结构的语法意义就不同。


实际上,语言中的句子或语法结构,不是像传统的语法分析所认识的那样,都能框定在“主谓宾”“施事受”这样的范围内。对于存在句这样的句式我们得另想办法,采用新的分析思路。


存在句含有的三大块重点:
1.表示存在的处所的词语。存在句子上头,前面不加“在”,后面一般要加“上、下、里、外”等。
2.表示存在的人或东西的词语。放在句子末尾,常常带有数量词。
3.中间有一个动词“有”,表示存在。


如果要同时说明“怎么有”,也就是要说明存在的方式,中间的动词就使用“动词+着”的说法。


存在的处所:居于句首,通常由方位词组充任
存在物:居于句尾,是个名词性词语,往往含有数量成分
存在物和存在处所之间的链接。在句子中间,用动词“有”或者“动词+着”


整个句式。表示静态。表示存在。

当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内容上)
1.用法的研究
研究清楚词语或在句法格式中使用的语义背景。
2.排序的研究
a.语法点的排序(把字句的排序:A把B怎么样,后的怎么样有各种结构,先不用“同学们请把书打开,同学们把书翻到几页”而是说“同学们请打开书,请翻到第几页”)
b.词语和句法的排序(不能倾盆大雨似的教)
项目

汉语教师需要语法理论知识:
一般的传统语法知识,主谓宾之类的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美国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他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术语。简单的说,此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当今国际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形势派,乔姆斯基为首的
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人类的一个交际工具,研究语言的出发点要从交际考虑,成果归到有用于人类的交际
认知派,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可以不一样(角度,研究目的等因素)
如语法就有两含义:
一,语言里边所存在的组词造句的规则,(一种语言只有一种规则,它是客观存在的)
二,研究这个语言的组词造句的规则以后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语法课,指语法学)
研究认知对语言的影响
( 这三大派有很大不一样,视角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期望值不一样)


科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瞎子摸象”。
——陆俭明


我们不主张直接对学生大讲语法知识,但对汉语教学的要求就有所提高。


对汉语教师教学的要求:
1.要求汉语教师要勇于发现,并且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偏误。
2.要求汉语教师能给予改正,而且能善于分析有些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所在。(深入浅出)
3.要求汉语教师要善于确定解决学生某个语法偏误的突破口。
4.要求汉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某种语法偏误,运用已经有的研究成果来做出明确而又通俗的说明。
因此,不仅要求汉语老师要有比较扎实的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甚至要求老师要学习掌握一些前沿理论,而且要求汉语老师自己要具有一定的研究分析汉语语法的能力。


现有的语法书、汉语教科书、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而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最忌讳的一句话:这是汉语的习惯。

素材说明:来学习素材网为您提供高品质实用的北京大学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 全4讲 陆俭明 视频教程,本次主题是北京大学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 全4讲 陆俭明 视频教程,素材图片编 号是,素材尺寸是Home Page,该素材大小是0 bytes。北京大学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 全4讲 陆俭明 视频教程是由热心网友dream上传。你可能还对北京大学 文学 相关设计素材感兴趣。
  素材地址失效请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申请链接重做(注意:非设计类素材和设计教程请不要申请重做)。   

为广大设计朋友提供平面设计素材和教材、PSD素材、C4D模型、3DMAX模型、AE模板、矢量模板等下载

Copyright © 2010-2020laixuexi.c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