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编译程序概述
- 课前索引
- 1.1 什么是编译程序
- 1.2 编译过程概述和编译程序的结构
- 1.3 高级语言解释系统
- 1.4 编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第二章 PL/0编译程序的实现
- 课前索引
- 2.1 PL/0语言和类pcode的描述
- 2.2 PL/0编译程序的结构
- 2.3 PL/0编译程序的词法分析
- 2.4 PL/0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
- 2.5 PL/0编译程序的目标代码结构和代码生成
- 2.6 PL/0编译程序的语法错误处理
- 2.7 PL/0编译程序的目标代码解释执行时的存储分配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三章 词法分析程序
- 课前索引
- 3.1 词法分析程序
- 3.2 正规表达式与正规集(正规语言)
- 3.3 有穷自动机
- 3.4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构造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四章 文法和语言
- 课前索引
- 4.1 引言和预备知识
- 4.2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定义
- 4.3 文法的类型
- 4.4 上下文无关文法及其语法树
- 4.5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句型分析
- 4.6 有关文法实用中的一些说明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五章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
- 课前索引
- 5.1 确定的自顶向下分析思想
- 5.2 LL(1) 文法的定义和判别
- 5.3 确定的自顶向下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六章 算符优先分析法
- 课前索引
- 6.1 自底向上分析概述
- 6.2 算符优先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七章 LR分析法
- 课前索引
- 7.1 LR分析概述
- 7.2 LR(0)分析
- 7.3 SLR(1)分析
- 7.4 LR(1) 分析
- 7.5 LALR(1) 分析
- 7.6 二义性文法在LR分析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八章 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
- 课前索引
- 8.1 属性文法
- 8.2 语法制导翻译
- 8.3 中间代码的形式
- 8.4 简单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翻译
- 8.5 布尔表达式的翻译
- 8.6 控制语句的翻译
- 8.7 简单说明语句的翻译
- 8.8 Yacc和语法制导翻译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九章 符号表
- 课前索引
- 9.1 符号表的作用和地位
- 9.2 符号的主要属性及作用
- 9.3 符号表的组织
- 9.4 符号表的管理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十章 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
- 课前索引
- 10.1 数据空间的三种不同使用方法和管理方法
- 10.2 栈式存储分配的实现
- 10.3 参数传递
- 10.4 过程调用、过程进入和过程返回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十一章 代码优化
- 课前索引
- 11.1 什么是代码优化
- 11.2 局部优化
- 11.3 控制流程分析和循环优化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十二章 代码生成
- 课前索引
- 12.1 代码生成概述
- 12.2 一个计算机模型
- 12.3 一个简单的代码生成器
- 12.4 中间语言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 第十三章 编译程序实现的途径
- 课前索引
- 13.1 编译程序的书写语言与T型图
- 13.2 编译程序的自展技术
- 13.3 交叉编译与编译程序的移植
- 13.4 编译程序的构造工具
- 本章小结
- 课后习题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