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Mac很多年了,有些人觉得这电脑不好用,其实,是一样的,简单来说除了键盘不一样其他都一样,最好的理解方式是:Mac的Command键(俗称:花儿键、苹果键)等于PC的Ctrl键,而MAC的Ctrl键就约等于PC的鼠标右键,以前Mac的鼠标只有一个按键,现在可以插任意的USB鼠标,本身的鼠标也可以通过设置打开右键,虽然只有一个按键板,但是开启之后分是左右键的,我理解为通过触摸的区域区分。
首先,我个人不太喜欢用快捷键,一些非常实用、常用的会用。这和我的工作习惯有关系,我喜欢一边干活一边思考,所以,鼠标找菜单变成了机械运动,而大脑考虑的是下一步的操作。扯会儿别的吧,我的工作习惯是项目接手,先和客户做朋友闲聊。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判断他们的审美,然后,聊项目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对画面有了初步的布局,最后通过客户提供的素材实现画面。这个过程中,我会利用找工具的时间来思考下一步的操作。我常说一个设计师如果3个操作内不把元素固定到理想的位置,那你最好先放下,喝杯茶,从新梳理一下设计方案,可以想象,也可以简单的个画个初稿。
言归正传,今儿讲一下PS的常用快捷键。PS的快捷键软件里面都有了,工具条快捷键:鼠标放在工具上不动,就会出现。菜单里的一般也都有显示。所以,根本用不着去找、去搜索。这些工具、菜单、按钮都是干什么用的?在以后使用工程中,很快就都会熟记于心了。
注意:快捷键是PC机的,Mac的请自行转换。
Mac的Command键(花儿键、苹果键)等于PC的Ctrl键。
1. 文件快捷键:
打开文件:Ctrl+O
或点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文件”按钮,或者是双击编辑窗口灰色底板
关闭文件:Ctrl+W
关闭当前文件,未保存的会提示保存
文件存盘:Ctrl+S
对于机器性能不稳定的同志们,这个最好常用
文件另存为:Ctrl+Alt+S
这个我经常用,我习惯工作到一个阶段或者修改文件的时候另存一下
退出系统:Ctrl+Q
关闭软件,不用担心,未保存的会提示你保存
2. 编辑快捷键:
恢复到上一步:Ctrl+Z
仅恢复一步
恢复N步:Ctrl+Shift+Z
N是有限制的,不是无限恢复到开始。设置步数应该是:首选项-性能-历史记录状态
剪切选择区域:Ctrl+X
复制选择区域:Ctrl+C
粘贴选择区域:Ctrl+V
填充前景色:Alt+删除键
填充背景色:Ctrl+删除键
自由变换:Ctrl+T
这个要简单说说,文件只有一层的时候是没用的,需要有选区才能变化。你可以用选区工具选区想要变换的区域,也可以Ctrl+A变换整个画面。
当你按下这个组合键就会出现一个有8个点的框,对应8个方向的变形
按住Shift是等比缩放,同时按住Shift+Alt是中心点缩放,但仅限于4个角的点
点击鼠标右键会出现下拉菜单,里面有各种变化样式以及旋转和翻转,自己感受一下就明白了
Ctrl+T这个快捷键在选中文字工具时会自动改为调出文字面板,方便调整文字和版式等
3. 图像和图层:
图像和图层这俩菜单很少使用快捷键,一般都是点菜单操作。
图像菜单
模式:RGB适合屏幕显示,也就是电子输出,颜色丰富且绚丽。
CMYK是印刷颜色,颜色相对于RGB颜色模式少了一些颜色。
灰色和其他颜色模式使用的非常少。
图像里也有个图像旋转,和变换里的旋转不同,这个是针对整个文件的。
图像里面的自动颜色、自动色阶、自动对比度,根据自己对颜色的理解酌情使用,对初学者还是与一定帮助的,其他的色彩调整工具以后的课程中会通过实例讲解。
图层菜单
先说说图层,层你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编辑空间,他们是分开的。方便层上的元素调整修改。文字工具在画面上点击就自动创建新的文字图层了,图案需要新建图层才可以。
向下合并:Ctrl+E
选中图层按下快捷键,将和下面一层合并。一般是整理文件图层的时候才会使用。
说说图层面板
不透明度:就是设置选中图层的透明度,再拼图的时候我常用来对位置。
锁定:这个用的很少,一共有5种模式:锁定透明度、锁定图层禁止使用画笔修改、锁定图层不能移动、锁定图层不被裁剪、锁定图层机制一切操作。
图上两个红框和中间白框是图层中可以通过以下按键来快捷操作的地方。第一个红框是眼睛图标:这个可以关闭当前层的显示。中间的白色框是图层框,按住Ctrl键左键单击是选择图层区域。第二个红框的区域,右键单击有下拉菜单,比右键单击白色框多了图层复制等功能,共有的就是给图层增加混合选项,混合选项中有很多基础样式,比如:投影、浮雕、发光等,大家可以熟悉一下。这个快捷操作最下面的fx按钮也是一样的,都是菜单中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
4. 选择
全选:Ctrl+A
反选:Ctrl+Shift+I
这两个很常用,选中的区域按住Shift移动是水平和垂直,按住Alt是复制选区内容,Shift+Alt是移动并复制。
我发现单独讲这些好枯燥,但是这是基础,就相当于我们学数学时的公式需要死记硬背。这一、二堂可以理解为字典,方便以后查阅使用。写教程真是个技术活儿,文字描述操作太复杂了,后面的课程我会尽量用图说话,直接说些实用的小案例,顺便带一些实用技巧,希望大家理解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