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颜色的另一种说法
自己买过衣服吗?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买衣服时,可能的对话有:
“我觉得红色好看些”
“这个红太艳了,有没有淡一点的?”
“这个红又太暗了,浅一点又没有?”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在用“色相饱和度”在描述颜色。
“红色好看”就是在说色相要红的,而不是绿的、黄的等;“太艳了”,就是红色饱和度太高了,所以要淡一点(人们常用浓淡表示饱和度);“又太暗了”,就是红色明度低了,所以要浅一点(人们常用深浅来表示明度)。
假设我们用图来模拟上一段的对话,估计是下面这样的:
色相饱和度的色彩感受。
(1)新建一个文件。
(2)单击前景色色块,出现拾色器对话框。这次我们将在上方的HSB中设置颜色。
(3)输入:HSB(0,100,100),得到红色;HSB(60,100,100),得到黄色;HSB(120,100,100),得到绿色,HSB(180,100,100),得到青色;HSB(240,100,100),得到蓝色;HSB(300,100,100),得到洋红。如图。
假设把这个度数得到的颜色用word中的饼形图组出来就得到下面的一个色环图。
(这个色环,咱们部落窝教育PS林老师最先用,所以我们叫它为林氏色环。呵呵)
以红色为例。旋转这个色相环60度就得到黄色;旋转-60度,就得到洋红色;旋转120度,就变成绿色,-120度则变成蓝色;旋转180度,则变成青色。
(4)现在我们来试试饱和度、明度对颜色的影响。以红色为例来试试。我们分别设置以下的数值。
这个变化说明了饱和度越高,颜色浓度越高,饱和度越低,颜色越淡。
这个变化说明了明度越高,颜色越亮,明度越低,颜色越暗。
很自然的调色结论:
如果我们要更换一种颜色,则改变色相角度很容易就实现了;
如果一种颜色太艳丽或者太暗淡了,则改变其饱和度即可;
如果纠正白色对象的偏色,那选定所偏颜色后把饱和度降低,明度稍微提高则很容易就实现了。
在后面我们要介绍的色相饱和度调整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